东北视窗  旅游新闻

 

  一篇针对雪乡宰客的“控诉”文引发网友关注。当事人讲述了自己在雪乡连连被宰的经历:原先预订两晚的三人火炕房被临时通知只能住一晚,第二晚被安排去住大通铺;有大巴车乘务员忽悠游客购买的游玩项目其实是毫无经营权的民设景点;退钱要等到三天以后;被店家告诫不要在网上乱评论……

  控诉文在网上引起极大的影响和共鸣,更多人站出来诉说自己在雪乡被坑的经历。经有关部门调查,文章中提到的赵家大院确实存在价格欺诈行为,按照规定已对其处罚5.9万余元,同时发现赵家大院在卫生及消防方面也存在问题,已责令其限期整改。

  这几年,旅游投诉问题已经遍布旅游经济的每一个环节,从导游、景区的住宿和餐馆再到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都“贡献”过头条新闻,有的地方甚至还发生过景区当地民众群殴女游客导致毁容的恶性事件。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国家大了社会上难免也会出现一些违法违规的现象,只要有良好的惩戒机制即可,但是旅游业如此频发的投诉和争端,还是应该引起重视。

  不妨从解剖雪乡这只麻雀入手。雪乡的“黑心”“宰客”“坐地涨价”等新闻每年都见诸媒体和网络。某种意义上,雪乡是旅游界的“暴发户”,近些年在摄影师、综艺节目、网络的助推下,迅速蹿红,但雪乡旅游的服务却没有跟上知名度的暴涨,欺客宰客的事件频发,让雪乡蒙上了“黑心炕”的骂名。景区势不可当地崛起,而旅游服务不仅没有随着旅游收入的提高而改善,反而呈滑落趋势,这就是雪乡式怪圈。

  宰客频发的背后,有趋势性的原因,那就是旅游消费的供给侧改革已经跟不上井喷的消费需求,而井喷的消费需求和这些年持续的经济增长一道,一方面使得消费者对劣质产品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也使得经营者逐利意识越来越强。这本来应该是皆大欢喜、把饼做大的好事,但由于质量上不去,加之缺乏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契约精神,就是会出问题。

  过去,当地村民曾经“非常淳朴”,给借宿的村民十几块钱,对方都会不好意思收。而现在,在雪乡宰客事件中,事先订好的住宿不仅被临时敲竹杠,还被威胁不许说出去,否则要报复。不仅毫无诚信和契约精神可言,而且活脱脱一副野蛮斗狠的丛林社会样子。一个来到消费风口的景区为什么会发展得如此扭曲?它的原因是复杂的。

  当然有“人”的原因,比如说经营者大多是当初的林业工人转型过来的,干惯了体力活的粗人干不好服务这门细活。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雪乡的房屋产权在百姓手中,周边林业产权归属于森工总局,雪乡的开发不仅受到产权的制约,还受到林业保护法规的制约。没有一个政府主导的大的体制破局,没有一个有魄力的商业开发主体,就难以走通公司化整体开发的道路,也因此才泥沙俱下、多有害群之马。

  这些固然都是可以用于研判的道理,但经验告诉我们似乎又不尽然。在雪乡宰客事件引爆舆论之前,企业家毛振华在亚布力雪地上的一段喊冤视频已经走红。中诚信集团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控诉,自己在亚布力被欺负被愚弄,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来了之后,是亚布力最黑暗的日子。事后证明他的陈述大部分属实,有相关负责人因此被处分,并触发了黑龙江省纪委巡视组进驻黑龙江森工总局。

  这几年,有关东北失速、重振东北经济的讨论相当激烈,良药苦口利于病,应该说,那些或许刺耳的批评对东北来说,是值得认真审视的,实际上,绝大多数针对东北的批评是为了东北好,是希望给东北注入市场经济的源头活水,让东北能够重振雄风。这需要深刻的反思和扎实的行动。

  曾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和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张国宝,也曾是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他说过一些恳切的话值得注意。“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和自然禀赋,东北经济结构中,重化工业比重大……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滑,从过去的9%~10%下降到6%~7%,东北的重化工业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而经济结构的转换又非一朝一夕之功。黑龙江乃至东北的经济转型,要给东北,给黑龙江一个时间,多帮助他们转型。”而他也坦率提出:“我们要营造好的营商环境,否则都是空谈。我的确看到有外资、港资来东北办粮食深加工企业,结果的确有流着泪走的。”

  要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雪乡乃至东北的问题也一样。当冰雪旅游的风口来临的时候,需要思考的问题就会变得更多,从经济结构到产权制度,从政商关系到契约精神,从需求侧到供给侧,都需要重新把脉和会诊,否则很可能眼睁睁看着风口被人为地瓦解。该如何检验这个会诊的结果呢?企业家和消费者都是鲜活的试纸。这是考验当地执政智慧的时刻,也是重振东北的关键时刻。(陶舜)

 来源:中国经营报 陶舜